2)第0864章 大秦秋来_剑门小师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老、供奉以及弟子,到附近的郡帮忙,对于能御剑的剑修来说,收割粮食实在是很简单的事。

  这家从东荒迁徙到此地的宗门,一直颇为低调,数月前曾在北疆大地广招弟子,要求放得也远比其它宗门要低,更是不论出身性别,只看天赋,所以一举招收了近千弟子,这种大肆扩张的方式在大秦北疆极少出现,所以引得不少宗门关注,有些临近的宗门本想捣捣乱,不让这个突然天降的宗门发展太快,但又顾忌大秦对剑门的态度,犹犹豫豫间,剑门已经快刀斩乱麻,迅速招完了弟子,半封了山门,开始一心一意地训练弟子去了。

  错过时机的北疆宗门倒也没有太多悔意,在他们看来,剑门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过江龙,所以只是冷眼旁观,大半注意力都放在了北边的战场上,毕竟他们离妖族太近,若是战事恶化,他们会是第一个倒霉的。

  而这场大秦头疼得农忙,也根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,这些人可是高高在上的修士,有的人已经数百上千岁,哪里会关注这个年年都有的收割季节?而那些注意到的修士,也不会真的去关心,因为在他们眼中,仙凡间永远有一道天然的隔阂,即使这场战争将双方都卷了进去,但修士对凡俗的漠视依旧根深蒂固。

  所以剑门的出手不仅让当地的百姓既惊又喜,也让这些北疆宗门摸不着头脑,他们搞不明白剑门那个十多岁的少女代门主在搞什么鬼,为何要派出门中七成的修士跑去收割庄稼,这对于剑修来说,其实是相当跌份和浪费时间的举动。

  这些宗门百思不得其解,最后只好归咎于年轻人的荒唐想法,一笑置之,在那两天里,剑门几乎是这些宗门谈笑间的笑料。

  不过风水轮流转,很快他们就学了起来。

  因为仅仅在剑门帮助收割了一郡的粮食后两天,大秦的太子就带着皇帝亲手所写的御书拜访了剑门,言辞间大为赞赏,甚至用了‘望剑门仙人与我大秦世代结好,以助我大秦千秋万代之鼎盛’的话语,这可就让其它宗门坐不住了。

  早有传言,大秦想要扶植一个宗门成为国教,来约束大秦境内的其它宗门,这事的背后站着谁还不好说,不过这是世俗王朝向修行界试探的一只手,亘古未有之,所以无论是大秦自己,还是诸多宗门都颇为慎重,迟迟不敢下决定。

  这些大秦宗门明面上都是反对的,毕竟没人想被束缚,有的宗门言辞激烈,指桑骂槐,有的宗门还暗中放出了想要改朝换代的风声,但这些面上的事做足了,私下里却有不少宗门想要成为这个国教,因为这是一举打压其它宗门,成为大秦地界霸主的绝好机会。

  这件事从有风声,到甚嚣尘上,又到悄寂无声,已经有了差不多七八年的功夫,很多宗门都快忘记这件事了,但大秦皇帝的那封御书,又让许多人不安了起来。

  说话听音,官场上最是如此。

  以助大秦千秋万代之鼎盛,这是何意?

  这意思是大秦不倒,剑门永在?

  那位大秦皇帝,莫非是想扶植一个外来宗门,将其它本地宗门都压下去不成?

  既惊又怒的各家宗门一边派出人手,试探大秦官员的口风,一边赶忙学着剑门的做法,派出修士解决庄稼的收割问题,虽然比剑门晚了几日,但总可以放出口风嘛,就说是早有此意,只不过因事耽搁了几日。

  这些修士是懒得理会凡俗,可不是笨,他们很清楚抓取民心的重要性,所以一旦认真做,就立即在大秦境内掀起了一股感激之风,大秦各郡的百姓,都对附近的山中人感恩戴德,他们消息闭塞,自然不会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剑门的一个决定。

  不过也有人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,看的十分透彻。

  比如说大秦皇帝。

  也比如说剑门自己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